Facebook Sharer
选择您要替换的背景颜色:
【农历新年】背景图片:
个性化设定
 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862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龄球握球的技巧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好友

467

积分

翡翠长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3 02:04 PM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球道上仔细观察每个人持球时的握球动作千姿百态,各施各法。那么怎样握球才正确呢?
不仿将他们的握球姿势进行分类分析,再下结论,从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握法。
         
  握球从外表看极简单,但要细心应用力学原理分析它便大有学问。握球效果好坏对我们的瞄
准、打出各种变化多端的优质球路有着极大的影响。下面从个人体验谈其技巧。
理念帮助

  想象山鹰俯冲双爪强劲钩住山羊飞离地面,快速直线翱翔在兰天上。再想象:手掌手指酷似
鹰爪钩锁住保龄球…

插孔指型
动作:
1、指钩成型:中指、无名指插入对应指孔后,指面贴住孔壁,两指夹住“孔桥”,指尖球弯曲
呈钩状,钩住球体。注意指孔锐角边一定要与指面帖服。

2、指锁成型:拇指插入指孔,指面贴住孔壁,指关节伸直不要弯曲。拇指插入深度以整个手掌
握球舒适为宜。注意指孔锐角边一定要与指面帖服。

3、手指力度:力度尽可能小,以中指无名指钩住球体,拇指锁住球体后能轻松自如做出各种球
路动作可轻易脱球为宜。

4、指位调整:手型初步完成后,再调整指位及力度及手掌整体握球舒适为宜。
要点:
1、先钩后锁完成锁扣指型。
2、指型的力度尽量小些。
3、调整手掌的舒适度。

贴球指型
动作:食指、小拇指自然帖服球弧面。
指型组合:
a、自然并拢:食指、小拇指与钩指平行帖服球弧面。较适合掌面大者或掌力较大之男性。
b、匀称分开:食指、小拇指与钩指匀称分开帖服球弧面。较适合掌面小者,多被女性采用。
c、食指分开:小拇指与钩指平行,食指分开帖服球弧面。可辅助增加钩提翻腕的力度。
d、小指分开:食指与钩指平行,小指分开。可辅助增加翻腕力度。
e、小指曲垫:食指与钩指即可平行亦可分开,小拇指指尖弯曲以指背帖服球弧面可辅助增加球
体与地板咬合程度球体碰瓶后不易改变球体运行方向。

要领:
1、 贴指造型:根据不同的指型组合将食指、无名指正面帖服球弧面。

2、 手指力度:
a、并拢型:两指与球弧面贴合力均匀,力度尽可能小,以能帖服托起球体为宜。
b、分开型:分开的手指比平行的手指帖服球弧面的力度略大。
c、曲垫型:垫指比食指帖服球弧面力度略大些。

3、手掌面:
a、手指根部(拇指除外)与球弧面帖服呈球弧状。
b、手掌心到指根部呈球弧状与球弧面帖服。
c、手掌心到手腕部与球弧面有10mm左右的间隙。
d、球体重心置于指根到掌心之间。

4、整体感觉:所有指根部与指孔锐边帖服,手掌呈球弧状托起球体。

要点:
1、 辅助插孔指做钩提动作。

2、 指根至掌心起托球作用。

手腕造型
动作:握球后手腕以不同的弯曲度托球。
腕型组合:
a、平直式:手掌背与前臂呈直线状。此式腕部柔韧力度良好,被大多数人所采用。
b、上弯式:手掌背与前臂呈上弯状。此式腕部柔韧力度最好,较适合腕部力度较大人仕。曲线
球路者多采用,近来不少飞碟球路者也采用此腕型。
c、下曲式:手掌背与前臂呈下曲状。此式腕部柔韧力度最差,较适合腕部力度较小的女仕,也
适合使用低磅数人仕,很多打飞碟者也采用此腕型。

要领:
1、腕部造型:握球动作完成后腕部调整为个人习惯腕型。
2、调整方向:小拇指、食指根部及掌心的三点,想象呈正三角形,左右扭动前臂调整腕部使三
角面的掌心正对假想瞄准线。
3、腕部力度:尽可能小些,以运球时腕型不走样为宜。
4、腕部运行:腕部参与摆球、翻腕等动作,在任何环节始终保持初始状态不变。

要点:
1、腕部放松参与运动时不变样。
2、保证托球要有力。

常见错误现象及对策

现象1:握球太紧。
特征:插入孔内手指帖服球壁太紧。
原因:害怕球会脱手的心理因素造成刻意握紧球体。
对策:将指力适度降低。

现象2:握球太松。
特征:插入孔内手指帖服球壁太松。
原因:随机性握球,不了解拨提球体靠指力。
对策:按程序适度做好钩锁动作。

现象3:手腕变形。
特征:大多数人在球下摆到最低点时,手腕向运行方向弯曲。
原因:由于球体惯性迫使手腕变形。
对策:手碗施力帖服球弧面。

现象4:插入孔指不成钩状。
特征:中指无名指入孔后,指尖球部未与球壁呈钩状帖服。
原因:未有“钩”的概念。
对策:内弯指尖球与球壁形成(过渡配合—机械术语)钩。

现象5:不夹“孔桥”。
特征:中指无名指插入孔后,不夹紧两孔间隔球壁既“孔桥”。
原因:不晓“孔桥”它是曲球飞碟球钩提翻腕动作的动力点。
对策:两指用力夹紧“孔桥”。

现象6:不会调整手掌面。
特征:第一次投球略偏离瞄准线,在第二次投球时仍保持原手掌面方向不变。
原因:不懂得掌面是微调瞄准线的最佳方法。
对策:其它动作都不变,只朝偏离点反向扭动前臂修正掌面朝向。

小结
握球是有其科学性的,个人体验主要是力学的杠杆原理。


手指:
1、 拇指是支点,中指无名指是动力点;
2、 拇指到中指无名指的距离是主动力臂;
3、 食指无名指贴球正面形成两个辅助动力(扇面)点;
4、 拇指到食指无名指贴球正面距离是辅助动力(扇面)臂;
5、 拇指到手掌非支撑面是阻力臂。


腕部:
1、 手腕关节是支点;
2、 手掌手指托球是动力;
3、 腕关节到中指无名指孔锐角边是动力臂。
4、 球体自重是阻力;
5、 腕关节到球体重心是阻力臂。



只要我们应用力学知识去探索握球方法,就能很从容将随机性
握球转化成有理论指导的严谨性握球,为今后的成绩攀升垫定基石。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已有 1 人评分积分 收起 理由
KingArthur + 2 感谢分享

总评分: 积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收藏收藏0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6

积分

禁止发言

2#
发表于 2008-10-26 02:38 PM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0

好友

2032

积分

白金长老

Rank: 10

3#
发表于 2008-12-20 03:28 PM |只看该作者
哇。。。
学到了很多。。。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699

积分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09-8-16 06:30 PM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过msn email人手打保龄球的伤..够力够力的..所以技巧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0

好友

947

积分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09-8-25 06:51 AM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学起来
才不会玩到手残废em00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806

积分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0-1-17 03:11 AM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ui_comm 于 2008-5-13 02:04 PM 发表

感谢分享em0008 em0048 em0008
玩时才不会手忙脚乱em0074 em0072 em00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本站精忠 MVP

Rank: 20Rank: 20

7#
发表于 2010-5-6 01:29 AM |只看该作者
获益不浅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

好友

687

积分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0-5-14 12:02 PM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好好收藏··谢谢楼主的分享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4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9#
发表于 2012-2-9 02:21 AM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10#
发表于 2013-9-2 01:27 AM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JBTALKS.CC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 |Share

GMT+8, 2024-6-17 05:51 AM , Processed in 0.13420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Ultra High-performance Dedicated Server powered by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Domain Registration | Web Hosting | Email Hosting | Forum Hosting | ECShop Hosting | Dedicated Server | Colocation Services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03-2012 JBTALKS.CC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联盟网站:
JBTALKS 马来西亚中文论坛 | JBTALKS我的空间 |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