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一名支持华教家长的心声 - 时事评论 JBTALKS.CC -->
Facebook Sharer
选择您要替换的背景颜色:
【农历新年】背景图片:
个性化设定
 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0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名支持华教家长的心声

[复制链接]

61

主题

0

好友

216

积分

支柱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 07:46 PM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英文星报集团总编辑拿督斯里黄俊威今日在他的星期天专栏,写他本身的故事,道出英文教育者对华文教育的另一种看法,为华小的弱势学生和家长道出心声,董教总和华教人士坚持的纯华文教育,其实隐埋著另一危机。
华小的精英教育政策,当然有培育出一批三语俱佳的学生,但是与此同时,有更多的华小生面对无法掌握英语和国语的窘境。这一批只能掌握华语的学生,在升上国民中学后,因为对国英语完全不能掌握,结果輟学率特别高。
黄俊威向董教总提出质询,问董教总要如何帮助这一批佔大多数较弱势的学生?
黄俊威在专栏中不讳言指出,他是纯英文教育,不会看不会写也不会讲华文华语,但是,基於华文崛起成为经济语言,为了让女儿能够讲华语,他和妻子还是选择将孩子送进八打灵再也的培才华小。
他表示,他的父亲是接受华文教育,但是当年因为看到英文教育的前景,把他送进英校接受教育。
黄俊威说,他基於相同的理由,把女儿送进华小。
而培才华小是八打灵区有名的名校,他的住家在培才对面,因此很自然的选择培才。
最重要是能掌握三语
而许多其它地区家长为了送孩子进培才,用各种办法弄来附近的住址,这是公开的秘密。在培才家长必须有额外的付费,因为孩子们是在冷气的课室中上学。
黄俊威说,他和妻子是用英文交谈,其女儿在家中是以英文和两人沟通,在学校女儿和许多来自中上家庭的孩子来往,交谈语言也是用英语。
升上中学,女儿报读附近的公教中学,也一样和同学们以英语交谈,因此女儿能够幸运的掌握三种语言。女儿在中学时也报考华文科,但这不影响女儿对英文的掌握和运用。
她到英国参加A水平考试时,英国大学甚至献议女儿考华文,以鼓励其它学生学习华文,这种现象是让人鼓舞的。
“我送女儿接受华小教育的动机非常单纯,那就是我看到中国的崛起,未来华文不仅是在中国使用,台湾香港等大中华地区也将广泛使用华文。”
“我的女儿能掌握华文,在和中国来往时,将会佔有优势。这和她的马来同学或印度同学一样,因为懂得印度文或印尼文,因此在和印度或印尼来往时,佔有一定的优势。马来同学甚至因为相同的宗教,在处理中东事务时有更好的优势。”
黄俊威说,华小教育在过去十多二十年建立了很强的地位,以优质教育傲视其它源流学校。但是在这股骄傲的背后,却隐藏著另一项危机,许多华小生除了华文华语之外,对英文和马来文却完全无法掌握。
华裔学生中学輟学率偏高
他在专栏中引用一家英文新闻网站「大马局内人」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引述大马教专职工会秘书长骆燕萍说,该职工会为期一年的调查发现,在中学輟学的华裔学生,人数直迫马来裔学生。
调查发现,华裔学生輟学,最大的原因是完全不懂国英文,或是只懂得皮毛的国英文。
这项由教专职工会的调查,涉及一百五十九家学校,在二零一零年期间进行。
调查发现,来自华小的学生转至国民中学就读后,有三份一的学生完全无法掌握国英文,三份一学生懂得皮毛,另有三份一学生能完全掌握国英文。
该报导引述骆燕萍的话说,教专职工会是发现许多华小生在就读预备班之后,輟学率偏高,因此决定展开这项调查工作。
黄俊威说,华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和严肃看待这项问题。无可质疑的是,华小的确培育出不少三语皆佳的人才。但是在这项光环的背后,却有数量极大的学生,对国英文束手无策。这和他们的家庭背景有关,他们的父母不懂得这两种语言,无法教导他们,因此这批学生完全没有机会学习国英文。
不諳华文教师全调走,学生面对问题
这项问题隐藏在阴暗的角落时,董教总却以种族角度,要求政府调走华小内不諳华文的教师,这种要求显然不合理,也有很浓的种族主义。
黄俊威质问说,董教总到底要华小成为什麼样的学校?只容华人执教,其它种族的老师就必须调走?不懂华文的老师在华小教导学生们学习马来文和英文,到底有什麼错?
董教总不是更应该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种族的朋友交流,认识他们的宗教,以成为一名马来西亚人吗?
黄俊威说,人们报名学习法文时,就知道法文老师是不会用英语教导法文。
这道理用在不諳华文的教师教国荥语的逻辑上是相同的。
黄俊威说,华小的地位在宪法中已获肯定,如果一味的指责政府没有协助华小发展,那显然是一种谎言。
他指例,单在今年,政府就拨出一亿零吉给华小,同时也拨出九千五百万零吉协助十三间华小搬迁。所有的华小拨款也直接拨进华小董事部的户头,这可以避免某些官员的故意刁难。
黄俊威说,政府甚至同意华小在国小的校地上建校,目前政府也负担华小每月二千零吉的杂费。
去年,共有一千六百四十八名华校生接受政府的奖学金,这不包括拉曼学院和拉曼大学的学生。拉曼学院至今功培育十八万五千名毕业生,拉曼大学共有二万七千名毕业生。
黄俊威说,目前的最大问题是,董教总在指责政府的同时,是否有捫心自问,他们为华教做了什麼?他们是否成功培养出一群有自信,能掌握三语的马来西亚新生代?




收藏收藏0

19

主题

1

好友

783

积分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12-4-2 02:12 AM |只看该作者
“目前政府也负担华小每月二千零吉的杂费。”

请大家看清楚他们竟然使用“负担”这个字眼。。。。看不下去了。。。。亏华人交税冠全马。。。受的教育竟然这么多波折。。。。津贴一点都视为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JBTALKS.CC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 |Share

GMT+8, 2025-10-20 07:22 PM , Processed in 0.1098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Ultra High-performance Dedicated Server powered by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Domain Registration | Web Hosting | Email Hosting | Forum Hosting | ECShop Hosting | Dedicated Server | Colocation Services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03-2012 JBTALKS.CC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联盟网站:
JBTALKS 马来西亚中文论坛 | JBTALKS我的空间 |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