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让你了解潜意识 - 文章分享 JBTALKS.CC -->
Facebook Sharer
选择您要替换的背景颜色:
【农历新年】背景图片:
个性化设定
 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74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让你了解潜意识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6 09:05 PM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心理学定义】 潜意识(心里学家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
  【其他定义】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认识潜意识
  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潜在意识的世界,是超越三度空间的超高度空间世界。潜意识一经开启,将和宇宙意识产生共鸣,宇宙信息就会以图像方式浮现出来,心灵感应等 ESP能力 也将一一出现。
  爱因斯坦把第四度空间定位为“时间和空间合而为一的世界”。
  分析认为,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积累的大量知识,充分开发之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人类现在需要做的,则是正确认识和激发潜意识。
  潜意识的发现
  这项说法在现实世界固然难以想象,但在潜在的世界则可能存在。每一个人都具备潜意识的存在,只是过去并没有这种体认。潜意识的发现始自催眠术。现代催眠术的原始型态是奥国维也纳的医师梅斯梅尔所创立。但是第一次提出人类具有潜在意识学说的人,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弗洛伊德所谈的潜意识,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存在的本能,是人类固有的一种动力,他认为,人类又一种本能,也就是追求满足的、享受的、幸福的生活潜意识。这种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类的言语行动。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潜意识可以升华成为人类文明的原始动力。
  根据维也纳大学康士坦丁博士估算,人类的脑神经细胞数量约有一千五百亿个,脑神经细胞受到外部的刺激,会长出芽,再长成枝(神经元),与其它脑细胞结合并相互联络,促使联络网的发达,于是开启了信息电路,然而人类有95%以上的神经元处于未使用状态,这些沉睡的神经元如果能够被唤醒,几乎人人都可以变成“超人”。
  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
  这仅仅是理论值,就目前只用到很少的脑细胞的大脑,其耗氧量已经占到全身耗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全部使用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像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天才人物,一生中也不过运用了他们潜意识力量的2%不到。因此,任何人不论你聪明才智的高低,成功背景的好坏,也不论你的愿望多么的高不可攀,只要懂得善用这股潜在的能力,它就一定可以将你的愿望具体的在你的生活中实现出来。潜意识如同一部万能的机器,任何愿望都可以办得到,但须要有人来驾驶它,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有心控制,只让好的印象或暗示进入潜意识就可以了。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的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
  只要你不去想负面的事情,而选择有积极性、正面性、建设性的事情,你就可以左右你自己的命运。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6 09:58 PM 编辑 ]




收藏收藏0

8

主题

0

好友

8万

积分

本站精忠 MVP

Rank: 20Rank: 20

14#
发表于 2010-6-28 08:44 PM |只看该作者
好多资料看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13#
发表于 2009-3-6 09:37 PM |只看该作者
现用一例子说明一下,假如我在大街上走着时,突然冒出一陌生人拿刀向我冲来,则根据经验可知,下一刻自我中的感觉材料一般情况下是由惊悸这属于痛苦感的情绪与如何防止受伤的信息构成,而不是很愉悦第思索今天的晚餐要吃红烧鱼。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潜意识就是由“情况”决定反应的主体,而自我就只是“情况”,当然人的反应也会在自我中被所谓的“情况”反映。自我对外显示的是该个体的行为趋势,对内显示的是该个体内部的稳定趋势,因为人的行为是要消耗各种力量的,其力量来源就是各细胞们了,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的稳态了。现定义在原则作用下的运作趋势为该个体的需要,自我显示的就是人的行为趋势即个体的需要,自我显示的需要在潜意识中的性质为决定潜意识的具体需要的要素,决定潜意识的需要的要素为潜意识的存在状况即自身状态与外界情况,自我只是属于潜意识的外界情况的其中一部分。一个个体的具体需要被该个体的存在状况决定,其各需要的统一面即该个体的运动原则。自我显示的各需要的统一面就是人性,潜意识的各需要的统一面为稳定原则,人类个体的各需要的统一面为生存原则。
  人性决定的自我运作情况是由情绪及信息共同作用来实现的,情绪向潜意识反馈的是信息反馈范围,感觉材料中的信息向潜意识反馈的是信息反馈对象。情绪与信息共同作用下才能确定感觉材料的变换内容。至于具体的情绪或者信息对潜意识的影响如何,则是心理学要深究的内容了,在此不予深究。
  要强调的是,无论潜意识与自我各有怎样的功能,它们的功能叠加起来效果如何,实质上都是大脑内部分工的范畴。把握分工概念才是了解大脑的王道。分工的本质是不同存在形式的个体们组合成某一存在形式的系统的现象。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7 09:5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12#
发表于 2009-3-6 09:36 PM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人性
  自我的作用是对行为的控制,那自我支配行为就必然有一个支配原则,此原则也必然与潜意识的运行稳定原则相一致,因为自我与潜意识实质上是大脑这器官的内部分工,而大脑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即其活动是按照某一运行原则来进行的,该运行原则的最高表现就是生存原则。生存原则在潜意识中的表现为稳定原则,在自我中也会有所显示,所以说自我的运作原则与潜意识的稳定原则是一致的、统一的。
  想必现在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自我的运行原则即对行为的支配原则其实就是千百年来人们讨论不休的人性,人的行为原则。在讨论人性之前,且看看自我的内容究竟包含了什么吧。
  痛觉属于感觉材料,这是我们所肯定过的,根据我们对痛觉的感知经验,痛觉起码包含两种性质的存在,其一为痛苦这一情绪成分;其二为痛处这一信息成分。该例子说明,感觉材料由情绪与信息组成,而情绪为感觉材料中伴随信息的成分,表现为痛苦感与愉悦感;这里的信息则为对个体活动起调配作用的自我内容。
  前文有说,自我里存在的一切都来源于潜意识,其感觉材料的情绪成分亦然。潜意识是根据稳定原则来运作的,从前文中用刀片华破指尖使其流血的,从而感觉到疼痛的例子中,我们知道,使血液流出体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血液循环,即影响了稳态的持续根据经验而得知受伤流血后会使人疼痛,说明,潜意识会根据稳定原则把稳态被影响的信号处理成情绪成分中的痛苦感,反之则为愉悦感。
  在生存原则的支配作用下,服务于个体的机制对任何违背生存的现象都是排斥的。因而,自我必然坚决排斥能显示稳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的痛苦感,而追求与痛苦感想对立的愉悦感,即可知人性的内容为----追求向往愉悦感,排斥厌恶痛苦感,我们又称此为快乐原则。
  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看看自己是否对有关美好的事物向往,对丑恶的事物厌恶。比如金钱是很多人向往的,但他们真正向往的是金钱吗?如果是的话,那富豪们就不必说自己不幸福了。金钱可以带来一定量的资源,资源可以满足我们的各项需求(我们的需要是依据快乐原则产生的),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自我就会感知到愉悦感,反之即感受痛苦感。比如性,向往性的人自古以来都不会少,他们所整整向往的其实是性交时产生的剧烈的愉悦感,因为生命体的繁殖本能,满足该本能即性欲时,会得到愉悦感,从而使人积极的追求。再比如爱,与性一样受人追捧,他们所真正追逐的其实是因为爱而产生的精神层面的愉悦感。
  自我支配个体行为,这实际上是不怎么严谨的说法,因为自我对力量的控制是通过潜意识来实现的,根据潜意识的定义可知,无论是调节身体生理状况,还是支配身体力量都是潜意识的功能,自我的存在是为了潜意识提供确定具体行为的依据。自我是感觉材料的聚合机制,显示了外界情况及内部状况,即显示了该个体的存在状况,潜意识就是依据自我的内涵来调节该个体的状态来适应环境的,人的行为可看做是人调节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关系的事件。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7 09:5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11#
发表于 2009-3-6 09:36 PM |只看该作者
当大脑接受到来自身体各器官反馈的信息时,便依据这些信息按照稳定原则回馈能促进稳态得以持续的各种信息,达到调节生理状况的功能。这个对自身起调节作用的功能只靠潜意识即可完成,而整体对外界的行为则是通过与自我的联系来实现的。
  根据潜意识与自我概念,可知,自我被潜意识所支配,自我中的感觉材料来源于潜意识,是潜意识根据接受信息按照稳定原则转换信息存在形式为自我提供感觉材料,而自我的作用就是使那些以感觉材料为存在形式的信息成为对肢体力量起作用的信息,即对行为有支配作用的效果的信息,此时可称这些信息为有效的信息。
  至于为什么要通过自我来实现对行为的控制,则是因为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中能确定的行为可能性是极其丰富的,若让这些信息对行为都起作用,该会多么混乱啊。何况个体力量是幽香的,若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具体的行为,如何达到提高行为效率的目的呢?况且若所有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都运作起来,脑细胞就必须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这样会使得细胞们死得更快。
  有了自我这种机制存在,就容易实现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具体行为的功能了。因为我们只要正楷研究,就不得不观察着当时的世界,即不得不获取关于当前世界的信息。假如一个人很大声第在我们耳边喊,我们中的非聋子们都无法感知到那些声音吧。自我中存在的信息总是不乏当前周边情况的,若自我中的信息在一般情况下才是对行为有支配效果的信息的话,就能实现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具体行为,从而达到提高行为效率的目的。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7 09: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09-3-6 09:36 PM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潜意识的定义及其运作原则
  相信各位对潜意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更清晰、更明了地理解潜意识,我们有必要更精确地定义潜意识的概念。
  根据潜意识与自我及身体其他器官的联系,我们可以定义潜意识为存在于大脑的信息调配机制。信息调配为对信息的接受、传递、存储、整理及其存在形式的转换过程。相对应的,自我为存在于大脑的以感觉材料为存在形式的信息运作机制。
  潜意识作为一个活动的系统机制,就必然存在一个运行原则,或者说其活动必然反映了规律的存在。现且看看潜意识的运行原则在现象中有何表现。我们知道,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反映什么样的性质,而其各性质中的共性就是该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某事物与其他存在的联系反映该事物的本质。正如,辩证唯物主义中所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显示在人与其他事物的挂关系中。所谓的功能无非是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方式罢了。就大脑作为一个器官的功能上看,即大脑与其他器官的联系上看,大脑是用来分配各种物质资源维持组成集体的细胞们的存在及分配各种力量从外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总得来说就是,大脑这种器官与其他器官一样,其力量的服务对象都是组成这一高级生命体的众细胞。
  生存是细胞分工合作的前提,所以大脑要调节各循环系统使其正常运行,才使得那些生存资料能合理分配给众细胞们。求生存是细胞分工合作的目的,所以大脑要调动身体的各部分力量去获取生存资料,也就是说,意识活动的本能或者说目的就是生存、求生存、求更好的生存。大脑的运行原则为生存原则。
  不过若用生存原则来描述大脑活动,跟用“存在”在描述物质的共性一样范围太大了。我们有必然找一个同样普遍有效且具体点的性质来描述。这种性质已经在生物学里找到了一个原型------稳态。根据生物学研究显示,任何层次上的生命活动都有稳态的存在,即无论是细胞还是器官或者说生物,甚至是整个生态系统,其存在都伴随着某些不变、循环、重复、平衡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说是,生命活动的变化的实质是异,异与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异必有同,其“同”的体现就是生物学里的稳态。生存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稳定原则,即保持稳态持续存在的需要。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7 09:5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09-3-6 09:35 PM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潜意识的存在问题探讨
  前一节有说,细胞聚合起来能提高生存几率,原因很简单,集体拥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功能。该集体的力量服务对象是所有组成它的细胞个体们,则大脑身为组成人体的器官,其功能是为整个生命体服务的,则心理是为生理服务的。
  我们都拥有意识,从我们的意识活动中得到的最直接、最浅显的概念就是“我”,即自我。还有一个十分神秘的概念就是“潜意识”,关于潜意识的存在问题,只有看现象中是否有所显示了。
  我们知道,大脑的存在是细胞分工导致的器官分工的结果,而分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自身的持续存在,所以分工要实现的一个目的就是物质循环。细胞要持续存在就得不断地新陈代谢,这使得细胞需要消耗各种物质资源,还需要使细胞远离自己的排泄物。众多细胞组织在一起时,若不能满足它们这两种由生存需要衍生的具体需要,细胞将无法持续存在,存在是合作的基础,细胞无法存在了,也谈不上合作了。是故,细胞组织起来后首要的功能就是保证物质循环的稳定存在以保证细胞们持续存在,这是生存本能的第一体现。
  人体各部分的各循环结构实际上是靠信息反馈来实现的。信息的流动使物质资源得以有序、有效得流动,不然,某一部分供过于求,某一部分欲求不满,循环结构无法得以稳定进行,细胞们也会因此而死亡。器官是一种小的细胞集体,其内部的物质循环靠信息反馈而得以有序进行,而器官们会一个构成的更大的生命系统,其循环结构的正常运行依然靠信息反馈来实现。
  信息的云做决定了物质资源的分配。而作为人类这一类生物的核心本分的人脑,对人类行为起支配作用的器官,对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器官,自然是信息的聚集地了。如果人脑没有掌握关于人体内各器官的运行情况、需求状况等的信息,那人脑依据什么来调配物质资源呢?
  我们知道,眼睛是用来看世界的,生物学告诉我们,是由于外界“横行”的光线射入眼睛刺激到视网膜里面的细胞,细胞把这种刺激以信息反馈的方式层层传递给大脑,我们才得以看到世界。耳朵是用来听的,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也是因为外界的声波传入耳朵里因起耳膜的振动,耳膜把这种刺激以信息反馈的方式层层传给大脑,从而使得我们听到了世界的声音;鼻子呀、嘴巴啊、皮肤啊什么的都是这样,因为受到刺激,而把这种刺激以信息反馈的方式传给大脑。大脑获取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关于自身状况及外界情况的信息,大脑就是根据这些信息再以信息反馈的方式去调配流动于身体内部的各种物质资源与调配自身精力以获取可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源。
  我们可以细细回索一下,在我们可感的自我中,是否有对内部物质资源进行调配的成分?那些血液流动、激素分泌什么的是否被自我决定?我个人感觉是没有,而生物学却告诉我们,大脑居然有交接内部运作的功能。那究竟这种以非自我存在形式存在于大脑中并对个体起显著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呢?我很期待各位的回答是潜意识。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假如我的指尖被刀片划破了,并因此而“献”出了一些血液,我的感觉应该是指尖很疼吧。可指尖真的在疼吗?我们为了实验再奉献一些麻醉剂吧,麻醉过后,指尖不疼了,却仍在流血,说明它还是伤口。麻醉剂的效果应该是抑制伤口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使得大脑与该麻醉地点缺乏必要的联系,使痛觉无法在大脑中形成。这是生物学对此麻醉现象的解释,表明痛觉的形成地点不在伤口而在大脑。
  我们当然有理由怀疑生物学的解释是否真实有效了。因此我们可再做一个假设来更鲜明的说明一下痛觉的形成地点问题,还是用的的手指头,还是用那刀片,不过这次我得付出更多的而不只是那么一点血,因为我准备要用刀片把整个指头切掉。现在我掉了一截指头,流了更多的血液,痛得更加剧烈了,但我仍要告诉大家,只有一处在痛。可数学家会立刻指出,切一立体物体,会使其表面积增加而体积不变,我忍痛告诉大家,是增加了两个截面,它们都在流着血。一听到“流着血”,生物学家立即跳出来指出,它们即流着血的两截面都是伤口,因为血液循环在这两部分中都被破坏了。大家注意了,有两个伤口,我却说:只有一处在疼,如果大家信得过我的话,这种现象是足以说明痛觉的发生地不在伤口。当然,如果有人不信,那他可以回家自己切切看,我建议他在切的时候最好带个医生在旁边。
  既然痛觉的形成地点不在伤处,那我们就姑且相信痛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吧。伤是引发痛觉的因,伤口把受伤这刺激以信息反馈的方式传递给大脑,因而使痛觉在大脑中形成。在传递给大脑的过车工内中,信息是一生物电为载体的非感觉材料形式存在,不然就是伤口在疼了。当生物电里的信息被大脑接受、处理成痛觉时,自我才感知到疼痛。这说明,大脑中存在把非感觉材料形式存在的信息转变成以感觉材料形式存在的信息的机制,并且该机制不属于自我的范畴。那这种机制到底是什么呢?我很期待大家的回答是潜意识。
  由于前面在论述时,借用了许多生物学的结论多论据,难免会由于借用不当而令各位误解,现在就以一个经验式的例子来说明潜意识的存在问题。在前文的例子中,受伤的总是我,想必大家都不忍心看到我再次受伤了吧,所以这次受伤的对象就不是我啦。假如,我无故扇你一巴掌,而且是狠狠地扇下去的。你被一个陌生人随便第扇了一巴掌时,不仅脸上会很疼,心里也会很生气吧,如果有谁这样子仍不生气的话,我不介意用更极端的方式让他在肉体疼痛的同时,内心也不好受。现在,你很疼痛很生气了,作为施害人的我仍要问一句: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疼痛与生气这些情绪呢?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正常情况下,肉体被伤害了,我们就不得不感受疼痛。这说明,大脑中决定疼痛与否的主体不是自我,因为谁都不愿意感受痛苦,但痛苦却依然存在于自我中。那我们还有理由质疑有潜意识这种决定痛苦与否的主体存在于大脑吗?
  我们可以暂时不理会潜意识的存在问题,直接去关注大脑是否存在分工现象。大脑身为器官本身就是细胞分工的结果,而我们又承认记忆这种可不被当前感知的信息存在,说明大脑种有存储信息的机制;我们承认记忆是可被回忆的,说明大脑中原先不被感知的信息可以变成可感知的信息,则存在一个转换信息存在形式的机制。我们只需要把非感觉材料且存在于大脑的各系统综合定义为潜意识即可。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6 10: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09-3-6 09:35 PM |只看该作者
对于分工的层次级别问题,在此不予深究,留待生物学去探讨,且看分工级别产生的现象。越高级的分工越能使其行为效率更高,那怎样的分工才更有作用呢?我们用军队来作个例子,要使得军队的战斗力更高,增加兵员数量是其中一种,使军队拥有一个好的将领也能提高该军队的战斗力。现假设各兵员的战斗力等量且固定,若任兵员们自行发挥,他们各自都无法完全发挥自身的战斗水平,换个说法就是该军队的战斗力被束缚了。在这种制度下的兵员们组成的一个团,或许不比一个有好的指挥员带领的一个营更有战斗力,这在历史上的各战役中已得到充分的证明。指挥员与普通兵员的集合比纯粹兵员的集合更具战斗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工的优势,但我们现在更关注的是这种分工方式。指挥员的作用就是组织战斗,即调配兵力的作用方向以达到充分发挥各兵员战斗水平即解放被束缚的战斗力的效果。这显示了,一个好的集体必须具有一个核心,该核心的作用就是调配集体的各项资源以提高力量的使用效率。
  在高级生命体内部的各器官中,哪一个对行为的支配更具显著作用,哪一个就是该细胞集体的核心。显而易见,大脑就是各身体器官中对行为最具支配作用的器官。各位也都认同有大脑的生物比无大脑的生物更高级,原因就是这种生物符合一个更具优势的集合的条件-------有一个核心存在着。在有大脑的生物中,大脑的功能上也有不同的层次,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比一个同样拥有大脑的猪高级。细胞的分工实现了器官的分工,说明大脑的功能高低是被组成大脑的细胞分工决定的,正因为人脑中存在的细胞们分工更明确、更复杂,才使得人脑具有比普通动物脑所不具备的功能,意识才得以在人脑中存在。
  正是由于人这种射干内务的核心比其他生物的更优秀,才师得人的力量得到更恰当的分配,使人类获取了更多的自然资源。意识至于个体的功能就是分配个体精力,意识可以反映自然规律,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人以更符合规律的方式恰当的分配自身精力,使得其行为效率更高所获取的资源更多。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6 10:1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09-3-6 09:34 PM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 潜意识与自我
  第一 节 意识的来源
  从进化论中我们知道,生命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的。可究竟为什么生命会这样有目的第发展呢?一个比较合理的结实是:生命体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不得不以更具生存优势的方式存在。而那些无法适应的生命体都被自然选择给淘汰了。
  如果这种解释是有效的。那就说明多细胞生命体比单细胞对环境更具适应性。而细胞是生命个体的最小单位,多细胞生命体的生存优势就是在其内部各细胞的相互协作上实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合作的优势,就是使原本相对独立的各个体形成一个稳定的集体,从而具备个体所没有的功能,所以细胞集体才比那些细胞个体更具生存优势。
  细胞的合作可不意味着只是简单的细胞聚合,分工才是细胞合作的价值所在。分工现象指的是那些存在于同一系统内的同类个体具有不同功能的现象。
  我们知道,细胞都有维持自身存在的本能或者说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细胞只靠自己有限的那么一丁点的力量去获取维持自身存在的资源,效率是非常低下的,除非把只个细胞置于一个理想的周围都是营养的环境中,才能使得该细胞的每一份力量都取得最佳效果。否则,在变换无常、竞争激烈的自然环境中,一个不小心,付出了却没得到回报,就非常有可能因此而送命了。即使说细胞都有死的本能,但在生的本能处于主导位置的状态下,没有哪个细胞会去自杀吧!
  如果细胞们结合在一起就不同了,人多力量大,细胞多力量也大。拥有了比较强大的力量,起码在生存竞争中的胜出几率是比较大的。至于为什么会有竞争呢?我想,应该是在资源有限且不足的情况下,细胞们维持自身存在的需要是无法全部满足的,在两需要只能满足其一时,矛盾就出现了,竞争亦随之而来。在竞争中中失败的,就是被所谓的自然选择给淘汰了。
  值得注意的是,能维持细胞存在的资源在别的细胞中也是存在的,这就导致弱肉强食的现象出现了。细胞们集中力量直接掠夺其他细胞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挺容易的。在如此凶险的世界里,比较弱小的个体们也会组织起来反抗的,不然灭绝就是它们的结局了。这个时候,想在生存竞争中胜出就要讲点技术了,因为不是说细胞聚集的数量越多、力量越大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的。否则,以人类的肉体规格与肢体力量,还能在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并脱离自然而进入社会层面吗?
  现在是时候回到上头说过的分工现象了。且先关注一下,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生物内部的分工现象,不如老虎。老虎身体里面除了骨骼、体液啊什么的之外,剩下的就是细胞们了。也就是说,心脏是细胞们构成的系统,肌肉也是、皮肤还是、血液里就更多了。心脏的功能可不得了,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来源;皮肤也不可忽视呀,人体最基本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层啊。心脏衰竭与皮肤老化可是离死不远的征兆呢!何况这只是器官的分工,更基本的还是细胞的分工。正因为就细胞的分工,才使得各器官有着不同的功能,谁叫器官是由细胞构成的呢1
  器官的分工合作,确切地说是细胞的分工合作,使得细胞们结合成一个高级的生命体,比如上述说的老虎,老虎具备了细胞聚集的庞大力量,该力量的服务对象当然是组成其存在的整个细胞集体了,毕竟细胞是为生存而聚合在一起的。因此,老虎有猎食满足食欲以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本能。即使是同样由细胞们聚合而成的高级生命体,分工的层次也是不同的,越高级的分工层次越能使该生命体的行为更具有高效率,使得它们的行为能更有效的获取资源满足自身需要。当然,不同级别的分工之间会存在相互抑制的情况,这最直接的显示便是那生物链的存在了。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6 10:1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9-3-6 09:07 PM |只看该作者
如何发挥潜意识
  我们如何发挥潜意识的巨大作用?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关于潜意识运作特性:
  1.储存记忆
  按时间顺序存储记忆,或是按某一种情绪存储记忆。
  记忆分为暂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暂时记忆处于显意识中,比如接电话的时候,对方告诉你一个客户的电话号码,你强行记住的这一串数字也许很快就会被遗忘,这就是因为这个记忆是暂时的记忆。而我们的经历和遭遇,事实上都记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分毫不差。它们按照时间或者是按照情绪的连锁被组织在潜意识中。只是被埋藏在潜意识的深处很久没有被挖掘出来罢了,但在催眠状态下,这些尘封已久的记忆也许就会被显现出来。
  2.成为情绪的领域
  情绪是人的一种能量形式,具有自我保护和宣泄的负面能量作用,用以平衡内心世界。
  3.压抑未解决之负面情绪成为记忆
  经历中所形成的负面情绪未被释放前,会被存储在记忆中,成为“记忆仓库”中的“存货”,留待日后再处理。处理的方式就是把这些记忆进行再一次的学习,这些负面情绪才可能被彻底地清除。
  4.呈现出被压抑之情绪,让它得以“合理化”(用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当我们遭遇到一些让自己难以接受的事件的时候,反应方式可能是“合理化”,就像是“阿Q精神”。这其实是潜意识的自我解嘲保护机制,以让我们接受现实。因为,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正面积极的意义,只是在于我们愿意看事物的那一面了。
  5.经营身体的运作,掌管着生命的蓝图、现时身体状况的蓝图、最佳生命状态的蓝图(超我的功能)
  潜意识负责身体各部分的运作,在此过程中,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变化都会自然地在潜意识中有所呈现,因而当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发生病变的时候,身体都会自动地调整。保护和自我愈合的功能,这都是缘于潜意识背后的运作。
  6.保存和维持身体的完整性
  潜意识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保护身体的安全。因而,在催眠状态下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是安全的,当任何有害于身体的指令和状态发生的时候,我们意识会自然醒觉。这也是我们本能的反应。
  7.作为一个具有极高道德标准的个体
  潜意识和整体潜意识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潜意识中有一个自然的反应就是维护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为个体会觉察到只有当整体安全的时候,个体才可以安然无恙,个体会自然愿意维持系统的稳定存在。所谓“道德”,就是“道的德行”,是这个系统运作的规律。个体的行为符合系统的运作规律就会得到系统的呵护。因此,符合道德的行为是可以维护系统平衡的行为。
  8.不带评判地接受指令
  潜意识就好像是一个容器,它会自然而又不带任何评判地接纳一些指令和信息。平常处于理智状态之下的时候,外来的信息会受到理智的过滤,受以前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被传输到潜意识的信息也会或多或少地被扭曲、夸张、删减或者一般化了,信息的植入变得不那么完整了。而当潜意识完全自主工作的时候,信息就会被完全的不带任何折扣地植入到潜意识中。
  9.控制及保持所有的感应
  感应分为一般感应(来自五官的感应)和心灵感应两种。潜意识接收这些感应并传递到意识层面去处理。
  10.制造、储存、分配及传送生命的能量
  潜意识是存储能量的地方,焦点专注在哪里,能量就会被输入到哪里,成果也就在哪里出现。
  11.用天性及习惯响应外来的讯息
  人类的先天模式,与生俱来。这些模式是被存储在潜意识中,当外在的信息传输到潜意识中的时候,潜意识的处理模式就是运用先天的本能。
  12.对于长期计划需要不断重复以加强其模式的效果
  一个概念对于潜意识的不断反复的刺激,将会被潜意识接受,统计结果是当一个概念被反复重复了30次以后就会被潜意识所接受。因此,对于一个意念需要反复地重复。重复的过程是让显意识中的模式被晃动的过程,这样就会被潜意识所接受。被潜意识所接受的信念就会不断地重复。
  13.不断地寻求更多,常常在发掘更多、更新、更好的事物
  潜意识的趋向就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和完善自我,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将自己的模式变得更加高效和完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可以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原因了。
  14.用潜意识中最少数的“部分”运作
  潜意识懂得最为高效的方式来运作,其中一项最为高效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资源充分地运用。因此,当一项模式在运作的过程中,潜意识会自发地将自己的资源运用降到最低。因为潜意识要同时运作很多的功能,如是为了一个功能耗费了太多的资源,就会造成系统的崩溃,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有一个太大的心理困惑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造成身心的巨大伤害。
  15.潜意识的沟通方式是图像和符号
  文字是属于显意识的,抽象的。而潜意识的沟通方式是运用图像和符号,因而在梦中,多半会梦见的是图像,而并不是语言。
  16.把每件事物都看成与自己有关
  正是因为潜意识是与整体相联系的,所以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会自发地感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整体中有很多的个体,而每一个个体都和整体有着联系。任何一个个体的变化都回对整体产生影响,而整体的变化也是因为有了个体变化而产生的。“感同身受 ”就是这样的道理。 潜能CD:http://www.qncd.net
  19.采用最少阻力的途径和最简单快捷的原则运作
  潜意识管控的是能量的运作方式,那么,它的方式就好像水一样,自然地会选择一条最为便捷的道路。
  20.不懂得处理否定性的字眼
  “请你不要想一只黑色的猫。”你想到的是什么呢?也许你现在想到的正是一只黑色的猫。因为潜意识只接受正面直接的描述,而不能理解否定的字样。因为如果说否定的字眼就会有很多的可能,而这很多的可能就会让潜意识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因此潜意识只接受正面的直接的描述,这种描述已经界定了某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可以为我们潜意识带来直接和明确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剑下一点红~ 于 2009-3-6 10: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JBTALKS.CC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 |Share

GMT+8, 2025-10-10 09:06 AM , Processed in 0.1295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Ultra High-performance Dedicated Server powered by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Domain Registration | Web Hosting | Email Hosting | Forum Hosting | ECShop Hosting | Dedicated Server | Colocation Services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03-2012 JBTALKS.CC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联盟网站:
JBTALKS 马来西亚中文论坛 | JBTALKS我的空间 |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