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1
- 人气
- 0
- 主题
- 1309
- 帖子
- 2620
- UID
- 401159
- 积分
- 4595
- 阅读权限
- 22
- 注册时间
- 2011-3-2
- 最后登录
- 2018-10-10
- 在线时间
- 2565 小时
  
|
(新加坡5日訊)旅遊局官方網站華文翻譯再鬧笑話,讀者轟“新加坡簡介”內容文句不通順,海峽殖民“解散”竟”變“解體”。
去年一月,旅遊局的官方中文網站把Chinese New Year翻譯成“中國農曆新年”,被網民炮轟,結果得關閉網站,進行大規模重修。
不料在完成重修后,一名公眾陳定遠在該網站《新加坡簡介》裡的有關新加坡《簡史》的篇章,又發現一些難懂或錯誤的文字,而投函《早報》,舉出一些錯誤例子。包括中國歷史在三世紀時曾將其(即新加坡)描述為“蒲羅中”,即“半島頂端的孤島”,顯然是從英文原文翻譯過來。
時隔一年多,陳定遠再度上網頁瀏覽,還是發現文章出現文句不通順的錯誤,感到痛心。他在兩周前再次投函報章,指出這些有出“問題”的文字,質疑是旅遊局負責人不諳中文,還是旅遊局地理歷史知識不足,錯誤包括海峽殖民地“解散”,竟翻譯成“解體”等。
加坡旅遊局市場營銷司助理局長馮素玲指出,有關頁面已修正,目前正在加緊修改網站的其他部分。
馮素玲說,當局認同讀者陳先生的評論,也同意確能更嚴謹把關,以確保網站的中文翻譯不出錯。
她指出,在陳先生于2012年6月第一次就此事向《聯合早報》寫信反映后,新加坡旅遊局馬上採用了創譯的方法,處理重要信息、新材料及內容的更新。
創譯就是直接以中文來創作內容,並以英文版本為參考。
她表示,陳先生所提到的頁面現已修正了,目前正在加緊修改網站的其他部分,希望大家能多多包涵。在這過程中,當局會確保翻譯的準確度。
“新加坡簡介”已修改的文句
(a third century Chinese account describes it as “Pu-luo-chung”, or the “island at the end of a peninsula”)
★之前:“中國歷史在三世紀時曾將其描述為“蒲羅中”,即“半島頂端的島嶼”
如今:“公元三世紀的中國史料曾將其描述為“蒲羅中,這個名字譯自馬來文Pulau Ujong,意為“半島末端的島嶼”
(Located at the tip of the Malay Peninsula)
★之前:“這城市位于馬來半島頂端”
如今:“獅城位于馬來半島最南端”
(until the dissolv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 comprising Penang, Melaka and Singapore)
★之前:“一直到檳城、馬六甲和海峽殖民地解體為止”
如今:“直到由新加坡、檳城、馬六甲組成的海峽殖民地解散為止。”
(In 1961, Singapore joined Malaya and merged with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Sarawak and North Borneo to form Malaysia in 1963)
★之前:“1961年新加坡加入馬來亞,與馬來亞、砂拉越和北婆羅洲合併組成聯邦,1963年組成馬來西亞”
如今:“1961年,馬來西亞建議新加坡、馬來亞聯合邦、砂勞越(今稱砂拉越)、北婆羅洲和文萊合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