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故表示,日本動畫在美國還是有大撥死忠粉,“看日本動畫的美國人很多!因為多年來大量日本人在美國,日本文化成為一種次文化。特別是在日本上世紀經濟繁榮的年代,很多美國人爭相學習日文,而當時美國動漫正陷於低潮,日本動漫通過V H S和D V D登陸美國,以各大城市的日本小區為據點,很快就進入了美國年輕人的市場。”而日本動漫在美國的最大影響,不在動畫本身,而是帶動了一股cosplay熱潮,“這股熱潮間接讓一系列由漫畫改編的電影火熱起來。”
“迪士尼引進《喜羊羊》和《哆啦A夢》,最大的收益不在電視播放,而是在於周邊產品和主題公園。”何故透露,在《哆啦A夢》之前,迪士尼早已擁有《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北美播放的版權,除了播放和周邊產品的收益,迪士尼最看重的是主題樂園又能因此增加一系列新角色,“迪士尼面對的是國際市場,既可以讓本土消費者有新鮮感,又可以開拓國外市場,一舉幾得,本小利大。”另外,美國本土已經能夠生產大量高素質的動畫,對免費電視台來說,根本不會優先考慮引進外國的作品,至於收費電視台或收費頻道,則以小眾市場為主,他們會針對某類觀眾的喜好來挑選節目,“例如A nim ax,但每季只有一到兩部動畫可以跟日本同步播放,一來是版權問題、二來是翻譯需要時間、三來不可能每一套日本動畫都適合外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