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ALKS.CC
标题: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打印本页]
作者:
fong1009
时间:
2012-1-5 02:02 PM
标题: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燕語‧
孩子在附近小學上課那一段日子,我每天風雨不改到學校接他們放學。在校園裡的小亭子等候時,最時常看到小學生並排在小溝渠旁,將水罐裡的水一滴不留倒進溝渠。
起初,我以為他們是要減輕書包的重量。後來才發現是因為沒喝完水會被媽媽責罵,所以就偷偷地將水倒掉。原來孩子年紀小小就會想法子避免被責罵。父母不允許的事,都在父母看不到的範圍內偷偷做。
兒子小時候,也會瞞著我做些我不允許的事情。知道他有“瞞你因為怕你”的心理後,我才醒悟一昧阻止及責罵是行不通的。我開始調整心態,細心傾聽和瞭解情況後再向他解釋;稱讚他誠實的同時,特別強調會以同理心看待他的坦白;對他犯下的錯誤給予勸告而不是嚴厲譴責等。
父母一旦放寬心接受孩子一時的越界,再耐心溝通,保證他們會放下戒心,願意坦誠面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誨與建議。從小與孩子培養坦誠交流的習慣,孩子長大後,遇到大問題或生活難題時,就自然會向父母傾訴、尋求幫助、一起討論而不致以無助的鑽牛角尖,做出難以預料的動作。
最近青少年尋短見的事件頻頻發生,不乏犯錯後,難於面對父母,怕父母嚴厲譴責的心態下衝動為之。父母是時候放慢生活腳步,對這一宗接一宗的意外作深層次思考、反省。為甚麼孩子在成長過程遇到難題時,不向父母傾訴,不尋求父母幫助,反而是極力隱瞞,極度害怕讓父母知道,對父母的反應有極大的恐懼?
父母與孩子有切不斷的血緣關係,與孩子的感情理應是最親密的。為何孩子漸漸長大,與父母分享的事情越來越少,與父母的關係漸漸疏離?為何父母會對孩子的生活一無所知?進而讓他們在思維不成熟時選擇獨自去面對生活難題?
父母本是孩子的守護者,家本是孩子的避風港,怎麼會演變成孩子犯錯後不敢面對的人,不敢回去的地方?父母怎麼會成為間接讓孩子走上不歸路的其一因素?
時間不夠、生活壓力不是父母忽略孩子的借口。決定將孩子帶到這個加速轉動的世界,父母就有責任照顧他們。在他們還沒有成為大人,還不能獨立思考、獨立生活前,給予足夠的陪伴與開導。每一個人都會犯錯,只要知錯能改,前方的路還是美好的。生活上的每一個大小挫折,都是一個學習、挑戰自我、鍛煉自我的平台。
父母切記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時時擁抱孩子,讓他們感受父母的愛與諒解;讓他們知道無論發生甚麼事情,記得與父母溝通,父母一定會在身邊陪伴、支持和協助他們。
作者:
BlazingWave
时间:
2012-1-5 02:08 PM
没建立好关系就会缺乏了沟通,这也是导致孩子变坏的原因~
欢迎光临 JBTALKS.CC (https://www.jbtalks.cc/)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