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ALKS.CC
标题:
緩和痛苦指數
[打印本页]
作者:
fong1009
时间:
2011-5-31 10:12 PM
标题:
緩和痛苦指數
鄭丁賢‧緩和痛苦指數
2011-05-31 09:02
電費終於宣佈調升,大家要逐漸“習慣”。
看來,人們必須先自我調整,先習慣少電的日子;多看書少看電視,多吹風扇少吹冷氣,多沖冷水少沖熱水。
用一個很現代的名詞來說,叫做“綠色生活”。
唔,綠色也是賞心悅目的顏色;減少用電,也是造福地球。
活在物價都起,只有收入不起的年代,要有一點阿Q精神。
幸好,95汽油沒漲;當局宣稱,只要國際油
價不再起,要堅守95汽油的最後一道防線。
但是,還會久嗎?
油價穩企100美元線上,樂不知返,久久不願下來,反而還躍躍欲試,再攀高峰。
剛讀到一則分析,控制國際油價的沙地阿拉伯,為了抵消茉莉花的效應,大量增加國內開支,要讓人民樂不思蜀,就不會冒著辛苦和風險,搞甚麼革命了。
增加的龐大開支,當然是從原油裡搾取;油價愈高,沙地政府收入增加,沙地人民的幸福指數也就愈高。
要讓沙地人民繼續高興,原油價格就要節節高升。
重點是,電費起了之後,刺激市場價格機制,各種商品虎視眈眈;跟著電費之後調漲,是一個很好的理由。
其它商品,包括林林總總的統制品,從白糖、麵粉、食用油、自來水,到街上的零售用品、路邊的小攤口、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都在找尋一個漲價的切入點。
經濟學上的價格理論說,當市場價格不穩定時,商品的生產商,會選擇離場,或減少供應,等待價格上升,或是製造價格上漲。
生產商會等到價格對自己最有利的時刻,才進入市場,取得最高的回酬。
近兩年的房屋飆漲,就是建立在這種預期。
當首相納吉最近在倫敦演說,把津貼形容為鴉片,習慣了就會上癮;其實,也間接暗示津貼會逐漸減少,人民要接受更高的痛苦指數。
面對現實,這是一個漲價的年代。
目前,正是考驗政府管理痛苦指數的能力的時刻了。
一些商品漲價,是受到國際市場所帶動,尚稱情有可原。
然而,民眾最不能接受的是國內市場供需扭曲,製造了既得利益者控制和壟斷的機會,導致物價被哄抬上漲。
另一方面,供需管道出現太多的缺口(leakage),讓官商中飽私囊,也是物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電費和一些統制品漲價,固然有符合經濟原理的理由。
然而,改善市場管道,杜絕供需缺口,提昇生產力,增加人民收入;這一切降低原本的措施,政府沒有逃避和推搪的理由。
欢迎光临 JBTALKS.CC (https://www.jbtalks.cc/)
Powered by Discuz! X2.5